首页>
最新资讯>
香港进修移民>
资讯详情
一人进修,全家拿身份!香港留学需要什么条件?
发布时间:2023-10-21 浏览人数:1


香港作为中西文化的交融之地,是全球最安全、最富裕、繁荣的地区之一,经济自由度高居世界前列。


近些年,因为内地教育日益内卷化,很多家长为了让子女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以及就业机会,香港留学进修成为了众多家庭的选择。


香港进修移民是什么?

指的是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回港就业安排,是政府鼓励境外学生赴港留学并留港工作而制定的移民政策。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入读香港合资格院校,申请人在港校毕业后,无条件申请IANG签证。


满足7年连续通常性居住要求,即可申请香港永久居民身份。子女及配偶在港亦可享受高质教育及社会福利。


留学进修在所有获得香港身份的途径中,是最简单、快速、便宜的方式。通过留学,成功获得香港身份;毕业后,通过身份转化,7年获得香港永居。


申请条件

18周岁以上

具备学士学位或相关国家认可的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大专学历+多年工作经验

具备良好的中英文能力

中文授课硕士:无英文要求

英文授课硕士:CET-6、雅思6.0及以上,或托福79分及以上

在港就读期间,申请人能自行承担本人及家属相关生活费用

*需要出示证明具稳定的经济支持来源,以支付赴港最少一年的生活费及学费(如申请人本人、家长或监护人的定期收入证明、银行储蓄证明)


香港进修移民的优势

学历含金量高

硕士课程修读时间段(一年制),大部分香港硕士研究生含金量高于内地同等学历,且获得内地、香港,以及海外的认可

成功率高

毕业要求相对较低,部分专业达到专科以上学历即可申请,修满学分可顺利拿学位

入读期间可享受居民福利

申请人在港进修期间可享受与香港本地居民同等的公共及医疗服务,其配偶与子女亦可在港享受各项福利

可留港工作

毕业后,主申请人及配偶可留港工作就业


适合香港进修移民的人群

本科毕业生

获得更好的教育平台,毕业后有机会留港工作,可获得一份高薪高福利的工作岗位

大专毕业,有多年工作经验

读研进修后,在职场上有更广阔的发展,以及获得在港的工作机会


为子女规划教育的家庭

获得香港身份后,让孩子参加HKDSE、华侨生联考入读名校,享受多元化升学路径

双非家庭

通过留学进修赴港照顾子女起居,不受香港入境处的要求限制,亦可给子女健康的成长环境,及优质的国际化教育

企业家

有计划在港开设公司,从事香港商业经营或利用香港作为国际市场中转站,不仅可以抓住机遇开拓事业,子女也能合法留港读书,享受香港的各种福利


选择通过进修移民的方式获得香港身份,需要注意以下四点:

01

递交院校申请前

赴港留学第一步就是要申请香港院校的研究生。香港的研究生分为授课型与研究型,一般选择这个方式获得身份的人士,都会选择授课型。


而家长群体通常更青睐中文授课专业,如香港都会大学与香港珠海学院,都是较热门的选择。


02

递交院校申请后

如果递交申请材料审核成功,就会收到院校的面试,或笔试(如有)



从通知到正式面试准备的时间,一般只有一周。在面试前需要提前对专业课程、学校进行了解,必不可少的就是自我介绍,以及为什么申请这个专业的回答。



最重要的是,香港院校申请遵循“先到先得,择优录取,录满即止”的原则。所以建议尽早准备尽早申请。

03

拿到offer 后

面试通过后,就会获得学校派发的offer,再根据要求提交的相关个人资料给到学校进行学生签证的申请。



获得签证后,需要前往公安机关更改港澳通行证签证,这样出入香港就不会受到限制。


入境激活签证的同时,就要预约办理香港身份证,然后安排在港的一切生活所需,提前适应香港生活。



配偶和子女亦可申请受养人签证,一同随行赴港,成功赴港后可享受香港的各种福利待遇。

04

身份维持

结束一年授课型硕士课程后,即可申请2年的IANG签证。


留学进修期间+工作时间满足7年连续通常性居住条件后,即可申请转为香港永居身份。IANG签证续签时,需要有香港雇主的聘请。


无论是哪种需求的申请人,选择赴港留学进修,除了能够在优质的生活环境下开拓自身视野和积累人脉资源外,还能在获取含金量高及全球认可学历的同时,全家收获香港身份,是个一举多得的移民选择。



申请香港院校的时间性很强,且每个时间节点需要准备的材料及工作非常繁琐,建议不清楚操作流程的申请人可以通过行业专家处理。


普晖国际,在香港、内地均配备具有多年经验的留学顾问,会根据申请人的情况及诉求进行合理规划,帮助准备材料,不仅能提高拿名校的offer概率,还能为留学之路保驾护航。


注:本公众号所发布的内容,没有注明“原创”字样的,均源于网络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本平台将及时审查并删除被侵权的内容,本公众平台将不承担任何责任。

免责声明:政策随时变化,注意文章时效性,本文所有内容仅供信息交流和业务探讨而非提供法律建议目的的使用,不代表任何监管机构的立场和观点,不承担任何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真实性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