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窗苦读二十年,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考上一所好大学。但在内地,高考竞争形势日益严峻,想要考取985/211这样的重点院校更是难上加难。
据相关数据统计,2022年全国一本平均录取率为22.95%;录取率最高的是北京,为46.02%;最低的是广西,为13.06%。
来源:网络
2022年高考人数是1193万,预计2023年有望突破1200万大关!如此庞大的高考人数对比低至22.95%的一本平均录取率,内地学子升学压力有多大不言而喻。
再看一下全国985和211的录取率。
2022年我国985大学全国平均录取率大约是1.62%,全国211大学的平均录取率大约是5.01%。也就是说,一百个考生中只有一个能上985大学,有5个能上211大学,真正生动诠释了什么叫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来源:网络
而在2022年全国各省市985大学的录取比例排行榜中,通过对比发现:录取率最高的不是北京,而是天津(录取率为5.81%)。
来源:网络
能在如此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拔得头筹,天津高考背后究竟有什么“妙招”?归根结底,还是在于它的“高考制度”。
2020年,天津开始实行高考新制度——新高考赋分制。
这里要分为“新高考”和“赋分制”两方面来理解。
什么是新高考?
新高考指的是:高中不再文理分科,高考形式改为3+3。
即由原先的语数英(满分各150分)+文综/理综(总分300分)调整为3科必考科目语数英(满分各150分)+物、化、生、史、地、政6科中任选3科(满分各100分,为等级性考试成绩)。
什么是赋分制?
赋分制指的是按等级赋分。赋分基本思路是:将每门选考科目的同一类型考生成绩按照分数高低依次排序。
排序中,根据比例划分不同等级,按照公式赋予不同等级分。
举个例子:假如小明的物理试卷卷面分为81分,在全天津排15%-20%,那么经过等级赋分之后,最后其实是88分,对应的是A等级;小华,他的历史卷面分为90分,在全天津排名35%-41%,那么经过赋分之后是79分,对应着B3等级。
天津赋分制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在新高考赋分制度下,考生的单科分数在所有考生中的相对排名才是决定选考最终成绩的关键因素。
使用赋分制后,原先分数较低的同学,甚至可以将自己的成绩提高20多分。这对于成绩较差的同学来说,无疑是个利好政策。
不过,不同省市的等级赋分制度又有所不同,比如天津市自选科目单科前2%的学生赋分为100分。这种区别也导致了赋分制下不同省份的考生的高考成绩会有较大差距。
比如,河北最低赋分30,山东最低赋分21,而北京和天津最低赋分40,河南没赋分,最低为0分。这也就意味着,在山东选考三科最低可得63分,而天津选考三科最低就能得120分,高考成绩相差57分!
同样是赋分,但天津考生的分数却会更高!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高考移民都想去天津的原因。
山东赋分制
所以,真的不是孩子不努力,是制度不公平。在这种大环境下,家长与学子都要懂得自己寻找新出路。与其死嗑制度,不妨试试另外一条新赛道:香港自主招生。
什么是香港自主招生?
香港自主招生指的是:考生按照香港各个院校的招生简章要求,在指定网站报名或提交入学申请,参加香港学校组织的面试,由学校根据考生高考成绩和面试表现等其他要求录取考生。
香港自主招生的目标是“录取综合素质良好,具有不同才能的优秀学子”,与内地高校自主招生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有异曲同工之妙。
相比高考统招这一方式,自主招生的灵活性更高、门槛也更低,其具备高考统招没有的优势:
竞争少、机会多
内地生如果想要通过高考统招方式赴港读书,分数至少要过二本线,竞争大、门槛高;而自主招生这一方式,不只是看学生的高考成绩,更看重学生的综合实力,即使是成绩差的同学也有机会申请!
方式灵活,无地域限制
香港院校自主招生都是独立的,没有参加内地统招,申请香港院校与参加内地统招互不影响。
全国31省市区的高考生都可向香港院校递交入学申请,不设名额上限,择优录取。有些高校专业均无选科要求(比如港大)。
高考双保险,提高升学几率
香港院校的自主招生一般在高考前进行,并不影响高考之后的投档及录取。考生可安心参加内地高考,双路径保障升学之路,提高升学几率。
可拿香港永居
如果如愿进入香港读书,不仅可以享受香港本土国际化的教育资源,在港满七年后还有机会申请香港永居!拥有香港身份后即可享受香港公立医疗、低税政策及子女教育等优势待遇。
面对内地如此竞争激烈的高考,香港自主招生无疑是一条优质的新出路,它能让内地学子以更简便、更低门槛的方式升学香港名校!
目前,香港不少高校的自主招生计划已开启,有想法、有意愿让孩子参加自主招生的家长们,是时候准备起来了!
注:本公众号所发布的内容,没有注明“原创”字样的,均源于网络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本平台将及时审查并删除被侵权的内容,本公众平台将不承担任何责任。
免责声明:政策随时变化,注意文章时效性,本文所有内容仅供信息交流和业务探讨而非提供法律建议目的的使用,不代表任何监管机构的立场和观点,不承担任何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真实性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